哑塔

斗胆示爱 @逗汉三 


让我试着来详细、确切、有分寸地表达一下自己对《季节》和《细雨声喧》的真情实感。

就在前几天,我又翻了一遍这两个本子,依然被打动,依然很喜欢,于是默默地想了想:多好啊,就像是一棵温柔的树——抑或是一场温顺的雨。而在第一次收到《季节》实体书的时候,我曾经小小地担心过,生怕记录在网页上的好故事一旦转化为印刷制品,会被铅字烫伤,而事实证明,是我多虑了。及至这次又读,我确信的是,37的故事,无论什么时候、无论多少次地读,都在字里行间保有着落落大方的风范。

在原作里,叶修和王杰希是扑啦啦能飞到天上去的荣耀大神;而到了37的故事里,这两个身上有光的人往一起靠了靠,互相都不计较对方是否刺眼,在平淡的宅男日常里面披荆斩棘实现了光荣与爱的英雄梦想,我这个读故事的人看了,觉得好暖和。按说两个已封神的人,沿着原作的轨迹线,应该是呼风唤雨纵横驰骋一路到达手可摘星辰的最高处,又帅,又寂寞——在生活的强压下,又有谁只需笑着说自己是称心如意的呢?还是这两个贪心的家伙,从神坛潜入真的万象人间,想要在一起的光风霁月,还想要一起老的细水长流。我又忍不住要问他们何德何能,偏要坐收鱼与熊掌?答案在故事里面铺陈得通透从容:他们都是想到什么就要贯彻到底的人。他们相像,所以互相凝视彼此,也许只有在对方的名字里,光荣与爱是重合的,于是愚公移山,得偿所愿。37给我们看了天下有情人共有的艰难(或者说考验),却不用这个来磨损角色——也许有一百种可能性,投身现实的叶修和王杰希会撞上暗礁,头破血流之后心灰意冷,然而37偏偏没有这么写——我佩服作者心地如此澄澈。这个故事鲜活,它是“真”的,而在“真”的前提下,它依然是美的,美如阵雨过后绿得发亮的一棵树,脚踏实地,欣欣向荣。

《季节》里的主线是国际赛,坦白来讲,我对网络游戏一窍不通,原作的战斗描写通常匆匆拉过。也因此,我在紧张的比赛描写罅隙当中,搜刮隐藏在只言片语背后的深情厚谊。“我站着鼓掌,老板娘觉得我有毛病,估计你也没看见——”“——我看见了。”对话写得轻快,但是表达的感情极重(又补完了原作里面空出来的下文),这一些敏锐与天真,揉在成年人的温存里面,惊心动魄,真是漂亮。尤其是看到喻文州问叶修那句“这回不是老王也不是大眼?”我真是欢欣雀跃,几乎要嘲笑叶修大大百密一疏,也有走漏真心的时候。而这种疏忽,就是最让我动心的地方:叶修是缜密的,就原作来讲,他几乎无懈可击,就是这么个不破金身,偶尔流露出来一寸不舍,多了嫌轻佻,少了便自私,就这一寸,刚刚好。

到了《细雨声喧》里面,时间线从比赛拉到了老年人的退役转型生活,传奇偃旗息鼓,任是神仙皇帝也要被现实打磨。我很高兴看到他们依然有着自己的骄傲,我更高兴看到的是,在他们各自的骄傲里是有彼此的,所以隔着千山万水的时光,这段异地苦得有滋味。故事的最后,他们在网游的酒馆地图,“不想打你,打太多遍了,没意思。”“十年前你就这么讲。”“我站着让你打吧。”而魔道始终没有动手。这个留白让我心动,一往情深都不必细说,有缘人看了就能会心一笑。正如文里面叶修所讲“喜欢一个人吧,是那种,发现不了的时候一直发现不了,一旦发现了又特别明白的事。”他是说得简单,要我说,这是何其荣幸,一片赤子之心望见了另一片赤子之心,这才能肝胆相照同饮一罐冰啤酒。

两个故事非常统一,37已经有了能让自己如鱼得水的文风,这种冷静自持的笔触用来描写成熟关系真是严丝合缝。她的行文节奏坦然自若,从不慌乱,文字走得紧致密实,极稳,极用心。我尤为喜爱她的对话(如果不是出于诚意的考虑,我非常愿意全部摘抄上来),往往廖廖几笔,就能刻出一轮明月抑或一汪碧水,技艺卓绝。作为叙述者,37很少冲到故事里面为角色指点迷津,她克制,永远让角色自己去拨云见雾,非常得体。即便故事集中在叶修和王杰希身上,她也没有偷懒忽视对配角的刻画,喻文州玲珑剔透心如明镜,孙翔勇猛率直心无芥蒂,都是我能看到的最好一面。还有叶秋,关于这位故事里的关键先生,我留意到的一个细节是,他在初始时称王杰希为“那个男人”,到了番外里面则改口直呼其名,由这点滴的改变,或许可以窥见一番苦心经营——人事不易,还需多谢秋弟。

初读《季节》是在去年夏天,怪我懒惰,到了今年夏天才说了一点点心里话,与37的故事相比,这样的评论仍是单薄的。然而语言虽然有限,在文字之外仍有热爱,感谢作者不吝分享,身为读者与有荣焉。愿你常有好人好事可以说。

干杯。

评论
热度(87)

哑塔

何も聞こえない、何も聞かせてくれない

© 哑塔 | Powered by LOFTER